最近看了諾蘭的電影"天能"
不得不說很爛有失水準,各種五分鐘不連貫劇情強行插入同一時間軸上
不斷的割裂重組+硬套一堆物理名詞找不到任何主軸
但這篇不是討論電影,就不說了


電影裡提到一個熱力學概念"熵",而我對這概念又有新的一層理解
熵,我的理解就是"亂度"/"無序度"
在一個封閉系統無外力作功下,"亂"才是這個系統狀態會發展的方向
如同一杯水滴一滴墨汁,混成一杯墨水就是這系統熵(亂度)的極值
沒有可能一杯墨水回到一杯水與一滴墨的情況
也就是熵增定理,熵,只增不減(在不受外力下)
而且存在極值,所以才有宇宙熱寂理論,就是宇宙的熵達到極值,就是終點

熵又通常與熱掛勾(熱/溫度,就是分子運動的劇烈與否),
放在烤箱裡的水跟放在冰箱裡結冰的水,前者的熵較大

注意,熵其實沒有提到任何"時間"/"空間"/"重力"/"光速"/"量子力學"
愛因斯坦跟牛頓的決定論(宿命論)與量力力學(機率論)是互斥的

 (簡單說就是決定論認為宇宙所有初始條件都一致的情況下,
  宇宙就只會有一種演化方式,量子力學說不,是機率)
 (這裡還可以扯到自由意識存不存在,決定論情況下可以說沒有
  所謂的自由意識)


而熵完全不管這個,熵沒有否定任何理論,他只說亂度只會增加
換句話說,熵沒有管"時間"這個概念,他只管"熵的狀態"/"能量的狀態"
於是我新的理解是:
"世界線不是時間軸為單位,而是一條熵軸"
愛因斯坦說時空是一體的,不可超越光速,所以時間不可逆
其實是熵不可回到低熵狀態,所以時間才不可逆

 (其實局部系統是可回到低熵的,如同你把冰水從冰箱拿出來解凍,
  再放回冰箱冰,熵是會回低點的(外部作功,大一點範圍下熵還是增加)
  那你能說這冰水時間回溯了嗎?只看熵似乎可以,但新低熵與原本
  的低熵每個分子狀態絕對是不同的(如果你將分子編號的話),
  所以熵並非完全否定時間不可逆,而是沒有提到任何可逆的方式
  反之愛因斯坦還給了一個超越光速的"遐想"                        )

於是世界線新的計數方式其實是"熵"
假設宇宙大爆炸時熵是10,宇宙熱寂時熵是10000
我們不過就是在10往10000的過程中,我不知道時間是什麼(其實也沒人知道)
但這個熵值永遠增加中
用這個想法,那世界永遠只有一個狀態,就是現在
過去的世界已經完全消失,未來的世界我也不知道
假設我們現在熵值是87,請問有某種力量硬是把世界熵拉回到78時會怎麼樣?
不知道,但你即使熵回到78,也絕不可能是當初原本那個78狀態

於是,在熵的世界線,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同時存在的
能量不滅,只是換種方式呈現,而能量的狀態存在一個數值與極值,就是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