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有趣題目:
公路車同樣的齒比→用大盤和用小盤踩踏效率一樣嗎?
請問:相同的曲柄長
前大盤50後飛輪25 與 前小盤30後飛輪15
踩踏效率有差嗎?
我直覺反應是有差個屁,齒比一樣曲柄(踏板的施力臂)也一樣,效率差在哪
但似乎有高手說大對大會比較好,於是我再想了一下
a.我用50/25踩了一圈,後輪跑了兩圈
b.我用30/15踩了一圈,後輪跑了兩圈
我的轉速、前進的速度、給的力矩都是一樣的,差在哪
我想差在的是傳動的效率(不是踩踏的效率)
a跟b差在大盤都跑了一圈,但是a的"鏈條"跑了50目,b的"鏈條"只跑30目
所以可以說a用50目分擔了總功,而b用30目
大對大的好處
鏈條分佈在大盤的齒數變多,我力量施加更完整(可能我出力範圍是110度左右)
(極端一點,想像只有4齒的齒輪,你踩下去只有2齒吃到力量)
飛輪端同理,力量接受的也愈完整
再,50齒大盤比30齒小盤力臂(圓的直徑)比較大
這意味我鏈條張力是比較小(兩邊力矩要相同),
張力小對防止力量被鏈條吸收產生形變是有幫助的
較大的飛輪也意味我有更大的力臂去驅動輪組
(相較於小力臂高張力我認為大力臂低張力的效果比較好)
大對大的壞處
多一目接觸就多一目摩擦摩耗,這點我認為是小對小佔優
前大盤在外側,後大飛輪在內側,斜拉鏈條造成不順的影響也是劣勢
本來還想考慮轉動貫量(他轉動時的質量)問題(大齒盤當然比較難轉動)
但是單車都是整個大盤/飛輪一起轉,沒有大盤轉小盤不轉的吧
(幹搞不好真的可以,這樣可以省下一大堆力氣的感覺,
要用的才轉,不過變速問題就麻煩了。 )
所以總體來看,似乎真的大對大會比小對小佔的優勢多
看來我要改變習慣了
平常都很少掛大盤的,現在我要能掛就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