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


自從18歲離家唸書後,至今約15年,我幾乎2年就會換一次地方住(各種原因)
居無定所的時間與自己心境上的變化
讓我對"物品"的想法漸漸不同


我想一般人都會有些收藏嗜好
我也收集過漫畫模型景品等一些漂亮的擺設或所謂有"紀念價值"的小物
然而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搬家,我捨棄的愈來愈多,帶的愈來愈少
我喜歡的東西也從大的厚實的耐用的永久的純擺設轉移成
輕便的折疊的暫時的租用的隨身的功能性的
現在只需要一台房車就能裝滿我全身家當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如今真的能稱的上算收集的大概就是Steam的遊戲
綁帳號的雲端化還讓我能有"收集"/"累積"的感覺
這是種相輔相成的感覺,心境與現實
當我看到一個非常好非常漂亮我非常想擁有的物品時
我想的是"它能陪我多久","我什麼時候會捨棄他"
而不是"想永久收藏"的想法了

這樣的改變也讓我更為重視"知識"/"想法"/"意念"
這些是隨身的,是輕便的,是綁帳號雲端化的(?),是形而上的
因現實因素我不得不捨棄很多紀念性質的物品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記住"這些當初的回憶片段
從所有物品中淬煉出解構成思維/特性/風格
那麼我不只是"擁有",我還有"重造/複製"的能力,甚至能夠"進化"(思想上的)

簡單比喻,我四處流浪,那所謂的"家"是什麼
家對我來說就不是建築/地區/特定的角落
而是我意念上的思想上的任何讓我有所休息/成長的位置
換句話說,隨時隨地

我捨棄身外之物,累積著身內之物,我收集癖還在,只是轉換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