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個影片
是一個人坐40個小時火車從廣東到烏魯木齊的記錄
車上擁擠但互相幫助,距離很緊又相安無事
算個頗正能量的短片
作者說他喜歡看火車上的人生百態,
雖然顯現出來的只有人性光輝而感覺不到任何不堪
而我在想,這種現象的原因
我不認為這種互助互信的情況是假的,
或者說我更相信這是在"某種條件"下的正常,而"惡"的情況也或許是
火車出了西安,外界變成一片貧瘠的荒漠,車上只剩睡覺吃東西玩手機
乘客們互相分享帶來的食物/行動電源,有搭沒搭的聊天
所有的乘客擁有同樣的目標,就是抵達終點站烏魯木齊
且這個目標時間很明確,就是20小時之後
我們在同條船上外面是渺無人煙的絕地
大家很清楚知道目前這個狀態是"暫時的",對於離開這裡是充滿信心的
我認為這是重要條件
打個比方,如果火車永遠不知什麼時候到站,是否還會有人願意分享自身資源
如果是隨時可下車離開的都市區,那是不是可毫無成本偷搶拐騙
而這趟旅程還會如作者經歷般順遂嗎
也許這就是身為領導者所需要的能力
必須指出一個目標與方向,明確的時間,
創造出一種環境,帶給人們"信心"
或是說這只有領導者才俱備嗎,人們是否能自發性的產生這種思維
並不清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