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起源於有些人的論點:
我們從小就只會寫選擇題,連申論題都是標準答案
所以我們沒有想像力,沒有創造力,只是這種教育制度下盲從的一群

老實說我是很不以為然
這題我本來想選A,但是某種情況下可以是B,C不太可能
「但是老師應該喜歡我們選D」、「標準答案八九是D」,於是我就寫下了D
我也可以選B然後檢討的時候舉手說這題其實不嚴謹啊遜遜的意圖使人思想僵化
跟別人爭辯十幾分鐘後帶洞燭先機我腦筋很活的眼神滿意的坐下
但是我會寫D,如果我想早點下課打球
我不認為我沒有想像力創造力,我只做了輕薄的假象
(基本上我認為「會考試」的都差不多會這技能)
我想像我會選的題目本意該選的特殊情況該選的陷阱的然後考慮結果選擇
申論題有標準答案又怎樣
我想法會寫在個板blog弘法,考卷上我就是標點符號全抄
我不是說一定要順從還是反抗(有時候書唸的不多,真的只能寫自己內心想法)
我是說你一定要知道(或是一定要想過)你選擇之後會發生的情形或結果
然後去選擇
(跟人生一樣,人生也是不斷選擇)

你要是因為寫寫選擇題就覺得想像力被扼殺
那我說你根本就沒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