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新開一家租書店,立馬儲了3000塊來宅
※
電影也隨便挑挑租租看看
幾天前是看歐洲片:更好的世界
題外話:我對歐洲片印象就是超慢的畫面跟兩秒一個音的配樂,
一定會有車開到目的地建築前停好車然後主角開門下車
但什麼劇情都沒有的一分鐘以上場景 (如果是港片車開
一開擋風玻璃就會多十幾個彈孔,車只會撞毀跟爆炸沒
在停的) ,不然就是拍主角臉跟遠處來回切換五分鐘後
鏡頭拉到另個遠處再傳來一聲槍響鳥飛散。
這片主要是講霸凌不霸凌、人權不人權、殺人不殺人、白目不白目、正義不正義
給你選(通常這類型電影都會暗喻你要選哪一種)
我的立場到目前還沒改變,簡單的漢摩拉比法典
(註:我不說自己是正義,這個詞很多人想用所以我讓給他們)
我不會有什麼復仇的興奮跟什麼討回公道的快感
就像吃東西要付錢,找人討債有什麼快感
你對別人做什麼,那別人也可以對你做什麼
所以不是太笨的人應該會知道哪些可以做跟不可以做(賽局)
回電影名稱,少一點白目世界就會更好,怎麼減少那是後話了
註:說白目可能貶義太大,應該說不同價值觀的人
重新定義更好的世界:不同價值觀的人分別在不同世界,那各個世界都很好
延伸:你對xx做什麼,將xx延伸至其餘物種
之前我說我死掉拿去餵狗,我活著本來就是一直在吃其他動物
還是不要,餵豬好了,因為我還沒吃過狗
※
我想到獵人的凱特出場第一句話
「傷害人類的動物,就得死」
※
我愈潛愈深,愈來愈安靜,愈來愈暗
愈來愈只剩自我,也愈來愈捨棄自我
我感覺佛安靜的坐在海溝最深處
※
我定義精神狀態
海溝:無我、自我、原始、佛
平地:人、愛、所有情緒
平流層:知識堆積、邏輯、真理、光、神
※
我現在覺得尼特羅調性不合
用百式觀音挑釁,用佛的招式卻強調惡意
精神停留在平地階段,很不海溝,很不佛
※
王的變化比較合理
(我也不知道什麼理,應該說曲線平滑可微分,尼特羅曲線就破了)
一開始平地情緒化,到海溝自我反思,後追求平流層的神乎其技,然後收斂到愛
(有人會挑毛病說海溝到平流層應該要先過平地嗎?)
(海拔只是比喻,其實平地海溝跟平流層是一個環,連起來的(硬掰))
到愛好像也不是很需要,把小麥設定成男的應該可以避一下嫌(吧)
※
最近好像是淡季,工作量明顯減少了,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