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習其他語言覺得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在分辨非母音的東西
(就是加在母音前後的一堆東西,例:l,k,m,n,p,t等)
我認為講慣我們現在的國語就會自然很省略那些
因為我們是常用音調來區分單字,而非母音前後的那些變化
所以愈講愈省,也愈不能注意那些
(反之其他語言就難注意音調差別)
(題外話:以排列組合來講我是很喜歡中文的,發兩個音就4*4種變化)
(當然不會用到這麼多,不過就是能用這麼多),他語言要16
種意義唯一的辦法就是再加音節,所以單字的音節只會愈來
愈長。 )
(題外話2:中文rap比較難寫我覺得也是因為同樣的節數要塞近兩倍的內容)
我直到上了語言學概論才知道ㄝ跟ㄟ、ㄛ跟ㄡ的不同
(我填這兩個注音都是靠天生神力)
ㄟ是ㄝ+ー的連音,ㄡ是ㄛ+ㄨ的連音
但是就算全部省略成ㄝ跟ㄛ在對話上也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因為ㄝ跟ㄟ不會同時存在成兩個字
有ーㄝ就沒有ーㄟ,有ㄨㄛ就沒有ㄨㄡ(通常在別的語言,這就是兩個字)
依賴音調之後果也是我們不需要太多母音,然後就省略了(然後就注意不到)
除了ㄚーㄨㄝㄛ還有夾在中間的一堆音(依嘴巴開度與發音部位不同造成差別)
母音少,音調也不強調的日文結果就是超級長(需要更多音節定義單字)
因為音跟音調都不強調,所以講話速度可以加快(每個音節所需注意力減少)
這是我對日本人講話都很快的自以為解答
最後我好奇哪個外國人分的出ㄓㄔㄕㄖㄗㄘㄙ
我這邊外勞一律tsu tsu ts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